每日一练西医医师资格考试考题精选
患儿1岁,老人貌,皮下脂肪消失,因迁延性腹泻住院治疗,今晨突然神志不清,面色灰白,多汗,脉搏细弱,呼吸浅表。首先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静注去氧肾上腺素
B、静注葡萄糖酸钙
C、静注洛贝林
D、静注葡萄糖
E、静注甘露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患儿是皮下脂肪消失,又因腹泻住院,高度怀疑是营养不良,出现神志不清,面色灰白,多汗,脉搏细弱,应该出现自发性低血糖。应该监测血糖、口服(静脉输入)葡萄糖。
7个月女婴,人工喂养,体重6Kg,身长66cm,活动较少,好哭,诊断为营养不良,早期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灵敏而可靠的指标除外
A、血浆前白蛋白
B、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C、血浆白蛋白
D、视黄醇结合蛋白
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营养不良的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敏感的诊断指标,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为其特征性改变,但其半衰期较长而不够灵敏。前白蛋白和视黄醇蛋白较敏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不受肝功能影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的灵敏、可靠的指标。
患儿,7月。近日经常夜惊多汗,且抽搐2次,抽后意识清,进奶好,医生诊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以下哪项不具备
A、喉痉挛
B、全身性抽搐
C、助产式手,芭蕾舞足
D、面神经征阳性
E、婴儿期呈婴儿痉挛性发作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其临床表现中不包括E的内容,故选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时,患儿会发生骨骼改变。冬春季发病较多。本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搐搦等表现。见于4个月~3岁小儿。
1.惊厥突然发生四肢及面肌抽动,两眼上翻,神志不清。发作时间可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时间长者可因缺氧而发绀,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醒后活泼如常。发作次数可数日1次或1日数十次,不发热。2.手足搐搦突发手足痉挛呈弓状,双手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朝向掌心,强直痉挛,呈“助产士手”。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呈“芭蕾舞足”。3.喉痉挛突发呼吸困难、发绀,有时可突发窒息导致死亡。4.隐性体征未发作时可引出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阳性。婴儿痉挛症,实际是婴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此病多发于3~7个月的婴儿,其病因可能与产伤、新生儿窒息、病毒性脑炎、宫内感染、先天性弓形体病、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关。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是
A、碳酸氢钠
B、地塞米松
C、鲁米那
D、头孢他定
E、地高辛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抗菌疗法用药原则:①早用药。②静脉给药。③联合给药。④疗程要足。一般1~2周,重症2~3周。⑤注意药物毒副作用。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肝、肾功能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可能产生耳毒性,目前已禁止在新生儿期使用。
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
A、生后6~8小时
B、生后8~12小时
C、生后12~24小时
D、生后24~48小时
E、生后24~72小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①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加,Moro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无惊厥,脑电图正常,3~5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②中度: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颌抖动、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周期性呼吸伴心动过缓,脑电图呈低电压,惊厥活动,1~2周后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入浅昏迷并持续5天以上者预后差。③重度:初生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每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kn.com/wadwh/1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