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病变警惕外阴癌

外阴癌是女性罕见的肿瘤。外阴恶性肿瘤以原发性的为主,约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占妇女全身肿瘤的1%~2%。绝大多数外阴癌是鳞状上皮癌,约占外阴恶性肿瘤的95%,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40岁以前也可能发病,腺癌较少。有时外阴癌局限于上皮内,在上皮内蔓延称原位癌,亦称外阴上皮癌,上皮癌有二种:①鳞状上皮原位癌;②湿疹样上皮内癌。此外尚有基底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外阴部有结节和肿块,常伴有疼痛或瘙痒史,部分病人表现为外阴溃疡,经久不愈,晚期病人还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增多,尿痛等不适。

临床分期,外阴癌在临床上可分为四期。

Ⅰ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最大直径在2厘米或2厘米以下,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

Ⅱ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

Ⅲ期:病变超过外阴部,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可疑。

Ⅳ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之;

①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破溃,临床肯定为转移者;

②病变侵犯直肠,膀胱或尿道的粘膜,或癌瘤已与骨骼固定。

③远处转移或触及深盆腔淋巴结。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发病前驱表现,其有关因素如下:

一、外阴白斑

此病与外阴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据统计发病前有外阴白斑者约30~50%,由于对外阴白斑的认识与诊断标准不统一,而不宜比较分析,故目前对此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较为一致的意见是,不能把外阴皮肤或粘膜发白统称为“白斑”,而称为白色病损,再根据临床和镜检特征而命名,关键在于外阴鳞状上皮是否增生,而不能凭外阴皮肤或粘膜变白来预测癌变可能性。

二、梅毒性慢性溃疡与外阴癌有密切关系

三、外阴部慢性炎症刺激

四、病毒病因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引起扁平湿疣,它可能是子宫颈癌或其他癌的致因之一,因在宫颈上皮内癌瘤样变,即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患者,与此病毒及疣同时存在,通过杂交技术发现HPV,HPV可用过氧化酶特殊染色法于细胞内发现,疱疹病毒Ⅱ型与HPV的关系,前者对后者起了催化作用。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次用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阴癌较少侵犯深部组织,因此,即使肿瘤较大,仍给治疗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外阴癌的生长特点为局部浸润较广泛而且可多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较大,因此,外阴癌的常规性手术应包括外阴根治性切除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3.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放射治疗的副反应,现在女阴癌已采用放射治疗,尤其在有手术禁忌症,或晚期不宜手术的病人,应用放射治疗有一定疗效。

哈医大四院妇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kn.com/wadzz/11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