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指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等都属于泌尿系统感染,但以肾盂肾炎和膀胱炎较为多见。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得不到规范彻底治疗而反复持久发作,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等。泌尿系统感染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病,特别是育龄女性、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更易发生。

哪些情况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性别和年龄因素

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妊娠期及绝经后女性;60岁以上人群。

??尿路梗阻因素

由于尿路结石、膀胱癌、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的尿路梗阻因素。

??泌尿系统功能和结构异常因素

包括膀胱-输尿管反流以及马蹄肾、异位肾、输尿管畸形肾盂畸形、膀胱外翻、神经源性膀胱等。

??操作性因素

曾行导尿、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尿道扩张、前列腺穿刺活检和输尿管镜检査等检査。

??机体免疫力低下因素

如长期卧床的重症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肿瘤等;肾移植术后、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近期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存在基础疾病和久病体弱及高龄者)、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

??代谢因素及其他因素

如慢性失钾、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酸碱代谢异常等;妇科炎症、男性包茎、细菌性前列腺炎等。

??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

饮水少、憋尿、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生活或性生活频繁、性生活前后不排尿等。

泌尿系统感染有什么表现?

泌尿系统感染以急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多见,可出现以下症状: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每次排尿量少)、尿急(突发的、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被主观控制)、尿痛(排尿时感到尿道疼痛或灼热感)、血尿、腰痛、小腹下坠感和疼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甚至出现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

为什么要进行尿标本检查?

尿标本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和了解其病情变化的常用手段,其中以尿常规检查、尿沉渣检查和尿培养检査最常见。

??尿常规检查

主要测定尿液的比重、酸碱度以及尿液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亚硝酸盐、葡萄糖等。

??尿液沉渣检查

主要为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的数量。

??尿细菌学培养检查

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依据,可用于检查尿液中有无细菌、有多少细菌、是什么细菌以及对哪些药物最敏感等。

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

尿常规及尿液镜检标本

??方法:清洁双手后,取清洁干燥一次性尿杯一个(如无尿杯,容器应清洁干燥,没有任何药物),留取尿液2/3尿杯,倒入一次性留尿管中(约10-12ml)。

??注意事项

1)宜取清晨的第1次尿,因为晨尿在膀胱内存留时间长,各种成分浓缩,有利于尿液有形成分的检出,且无食物因素的干扰。

2)尿标本应避免月经、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污染,故留取尿标本前最好清洗干净外阴和尿道口。

3)宜留取中段尿,即连续排尿不中断,用尿杯接取中段排出的尿。

4)尿标本留取后宜立即送检,夏天不应超过1小时,冬天不应超过2小时,否则可影响尿液的结果判断。

尿细菌学培养标本

??方法:如可自行留取尿标本,应先以皂液和清水清洁外阴,然后自行排尿,注意尿流不要中断,并在排尿过程中将前段尿弃去,用无菌尿杯直接接中段尿,盖紧瓶盖;如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或会阴部有伤口或有导尿管等特殊情况,则需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或医护人员协助留取。

??注意事项

1)尿培养标本宜为清晨第1次尿,且必须是清洁中段尿。

2)留取尿培养标本的尿杯必须是无菌带盖尿杯或无菌尿盒,勿用尿常规项目所使用的锥形塑料管,同时留取尿标本前请勿将无菌尿杯或尿盒打开,并不要向无菌瓶内加入任何东西。

3)留取尿培养标本前需清洗干净外阴,以免月经、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污染。

4)尿标本留好后立即盖好瓶盖,并避免用手接触无菌尿瓶瓶口和瓶盖内侧。

5)尿标本留好后,应立即送检(半小时内为宜,最晚不超2小时)或立即交给医护人员;如延迟送检,标本应放入4°C冰箱内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如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基本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生活,避免劳累,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离床活动、进行适量体育运动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意健康饮食: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多饮水、勤排尿:对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是最实用有效的预防方法。在无禁忌症的情形下,每日饮水达-ml,并尽量每2-3小时排尿一次,每天尿量不少于ml,避免憋尿,以达到冲洗膀胱和尿道、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的目的。

??保持会阴部及肛周清洁:每日用清水清洗会阴部及肛周1-2次(分泌物过多,大、小便失禁等特殊情况增加频次),以保持清洁。

1)如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或会阴部有伤口等特殊情况,需由经过培训的家属或专业医护人员协助进行会阴部护理每日1-2次。

2)会阴部护理可采用擦洗或冲洗方式进行,一般男性选择会阴擦洗,女性选择会阴冲洗或擦洗均可。一般情况下选择清水即可,水温41-43℃。

3)会阴部有伤口者,需先冲洗或擦洗伤口处,再按顺序冲洗或擦洗。男性会阴部应按下列顺序擦洗:阴茎头部、冠状沟、下部及阴囊,注意包皮复原,擦洗完毕后用清洁用物擦干会阴部,最后擦净肛门。女性会阴部应按自上而下、由外至内的顺序擦洗或冲洗,包括外阴、尿道口及大腿内上1/3,最后至肛门,再用清洁用物擦干会阴部,最后擦净肛门。

4)会阴冲洗或擦洗的棉球不可往返使用,且每擦洗一处均应更换新棉球。

5)进行会阴部护理操作前,操作者应认真洗净双手,并注意操作动作的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注意日常卫生细节:洗澡时尽量用淋浴,避免盆浴;穿棉质内裤并勤更换,不穿紧身裤;女性患者注意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

??特殊情况下,根据专业人员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留置导尿管者如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基本预防”。

??注意健康饮食:同“基本预防”。

??注意多饮水、勤排尿:同“基本预防”。

??保持会阴部及肛周清洁:同“基本预防”。

??注意手卫生:进行接触导尿管、集尿袋、尿液等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可带导尿管洗澡,但应选择淋浴,避免盆浴及导尿管浸泡,并在洗澡前检查尿液引流装置的密闭性。

??做好导尿管的自我护理:

1)保持尿液引流装置的密闭性,特别注意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处、集尿袋排尿口处等。

2)妥善固定导尿管和集尿袋,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男性可固定于腹部),防止移位和尿路牵拉,集尿袋保持始终低于膀胱水平并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3)避免导尿管及整个引流系统打折、弯曲、受压和牵拉。

4)导尿管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定期更换,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如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导尿管内出现血凝块或沉淀、导尿管破损、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导管结垢、引流不畅或不慎脱出等。

??做好集尿袋的自我护理:

1)保持集尿袋的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患者时夹闭集尿袋的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抗返流集尿袋。

2)集尿袋的引流管要留出足够的长度,防止因翻身牵拉导尿管。

3)为减少感染发生,尽量避免断开导尿管与集尿袋引流管之间的连接处。

4)及时倾倒集尿袋(至少每8小时或尿液三分之二满前排空集尿袋中尿液),同时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并在尿液清空后及时关闭集尿袋排尿口。

5)集尿袋连续使用时间不应长于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时限,但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如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尿液混浊或出现絮状物、集尿袋出现堵塞或破损等情况。

6)更换集尿袋前认真洗净双手,并注意避免手或其他物品接触或污染集尿袋引流管处的接头。

7)集尿袋内如出现血凝块或沉淀,应及时咨询医务人员。

??遵医嘱并由专业医护人员拔除导尿管,但需了解以下知识:尽量缩短不必需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以降低导尿管相关性菌尿症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拔管后若出现下腹憋胀、下腹疼痛、排尿困难、尿液有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就诊。

??如需应用抗生素或其他相关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北京护理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供稿

袁冬林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kn.com/wahl/7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