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人员照护服务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民政厅、长春市绿园区至爱老年医疗护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綦殿学、裴悦、台丽伟、田浩、王洋、台丽静、田台健楠。

失能人员照护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失能人员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服务要求、照护康复、安全管理、服务质量检查考核。本标准适用于专业性养老服务机构失能人员的照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失能disability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3.2照护car

为失能人员提供个人照料、健康护理等服务项目。

4、要求

4.1人员要求

4.1.1管理人员

4.1.1.1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4.1.1.2应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4.1.2护理员

4.1.2.1具备初中以上学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4.1.2.2身体健康,具备健康证明。

4.1.2.3应有尊老爱老,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章守法,自律奉献的精神及照护能力。

4.1.3其它人员

5、服务要求

5.1生活照护

5.1.1协助失能人员进食/水,如有延迟时,护理员交接班说明情况并记录。

5.1.2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评估失能人员的状态、饮食种类、液体出入量、自行进食能力,有无偏瘫、吞咽困难、视力减退等。

5.1.3评估失能人员有无餐前、餐中用药,按时服药。

5.1.4协助失能人员进食过程中,护理员应注意食物温度、软硬度及失能人员的咀嚼能力,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

5.1.5操作过程中与失能人员沟通,给予饮食指导,如有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按医嘱给予指导。

5.1.6进餐完毕,清洁并检查口腔,及时清理用物及整理床单位,保持适当体位。

5.1.7需要记录出入量的失能人员,准确记录失能人员的进食/水时间、种类、食物含水量等。

5.2排泄照护

5.2.1失禁的护理

5.2.1.1评估失能人员的失禁情况,准备相应的物品。

5.2.1.2照护过程中,与失能人员沟通,清洁到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5.2.1.3遵医嘱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尿管,对男性失能人员可以采用尿套(男性假性接尿器、男性外用引流袋)技术,女性失能人员可以采用尿垫等。

5.2.1.4鼓励并指导失能人员进行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的训练。

5.2.1.5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2.2床上使用便器

5.2.2.1评估失能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情况,帮助或协助失能人员使用便器,满足其需求。

5.2.2.2准备并检查便器,表面有无破损、裂痕等。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5.2.2.3照护过程中,与失能人员沟通,并询问有无不适主诉,及时处理。

5.2.2.4便后观察排泄物性状及骶尾部位的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2.2.5正确处理排泄物,清洁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2.3留置导尿管的照护

5.2.3.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评估失能人员状态,记录尿管留置时间、尿液颜色、性状、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5.2.3.2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失能人员隐私。

5.2.3.3对留置尿管的失能人员进行会阴护理,尿道口清洁,保持尿管的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状、量、透明度、气味等,注意倾听失能人员的主诉。

5.2.3.4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膀胱,及时排放尿液,协助长期留置尿管的失能人员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5.2.3.5根据失能人员状态,鼓励失能人员摄入适当的液体。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做好尿道口护理。

5.2.3.6拔管后根据状态,鼓励失能人员多饮水,观察失能人员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报告。

5.3清洁照护

5.3.1整理床单位

5.3.1.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根据失能人员的状态、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适当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5.3.1.2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失能人员隐私。

5.3.1.3护理员协助活动不便的失能人员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3.1.4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失能人员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与失能人员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失能人员安全。

5.3.1.5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失能人员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失能人员采取舒适体位。

5.3.1.6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5.3.2面部清洁和梳头

5.3.2.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根据失能人员的状态、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5.3.2.2按需要准备用物。

5.3.2.3协助失能人员取舒适体位,嘱失能人员若有不适告知护理员。

5.3.2.4操作过程中,与失能人员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失能人员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3.2.5尊重失能人员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5.3.2.6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3.3口腔护理

5.3.3.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口腔护理。评估失能人员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失能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

5.3.3.2指导失能人员正确的漱口方法。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失能人员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5.3.3.3护理员协助禁食失能人员清洁口腔,鼓励并协助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失能人员自行刷牙。

5.3.3.4协助失能人员取舒适体位。

5.3.3.5如失能人员有活动的义齿,应先取下放在清洁的冷水杯中保存,再进行操作。

5.3.3.6根据口腔PH值,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操作中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昏迷失能人员禁止漱口;对昏迷、不合作、牙关紧闭的失能人员,使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开口器从臼齿处放入。

5.3.3.7操作中避免清洁、污染物的交叉混淆;操作前后必须清点核对棉球数量。

5.3.4会阴护理

5.3.4.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会阴护理。评估失能人员会阴部有无伤口、有无失禁和留置尿管等,确定会阴护理的方法。

5.3.4.2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失能人员隐私。

5.3.4.3会阴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冬季寒冷时,注意为失能人员保暖。

5.3.5足部清洁

5.3.5.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评估失能人员的状态、足部皮肤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清洁方法。

5.3.5.2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

5.3.5.3协助失能人员取舒适体位。

5.3.5.4操作过程中与失能人员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失能人员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3.5.5尊重失能人员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5.3.5.6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3.6协助更衣

5.3.6.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评估失能人员状态、意识、肌力、移动能力、有无肢体偏瘫、手术、引流管及合作能力等。

5.3.6.2根据失能人员的体型,选择合适、清洁的衣服,保护失能人员隐私。

5.3.6.3根据失能人员病情采取不同的更衣方法,病情稳定可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更换;手术或卧床可采取轴式翻身法更换。

5.3.6.4更衣原则:

a)脱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近侧,后远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健侧,后患侧;

b)穿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远侧,后近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患侧,后健侧。

5.3.6.5更衣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注意保暖。

5.3.6.6更衣可与温水擦浴、会阴护理等同时进行。

5.3.7温水擦浴

5.3.7.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评估失能人员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皮肤完整性等,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温水擦浴。

5.3.7.2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保护失能人员隐私,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

5.3.7.3保持水温适宜,擦洗的方法和顺序正确。

5.3.7.4照护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观察失能人员的反应,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及时报告。

5.3.7.5擦浴后观察失能人员的反应,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其通畅。

5.3.7.6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6、照护康复

6.1协助失能人员翻身及有效咳嗽

6.1.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扣背。翻身前要评估失能人员的年龄、体重、肢体活动能力、心功能状况,有无手术、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有活动性内出血、咯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背部叩击。

6.1.2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失能人员翻身的频次、体位、方式,选择合适的皮肤减压用具。

6.1.3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6.1.4翻身过程中注意失能人员安全,避免拖拉失能人员,保护局部皮肤,正确使用床档。烦躁失能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阶段性使用约束带。

6.1.5翻身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失能人员叩背,促进排痰。叩背方法:从下至上、从外至内,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力度适宜。

6.1.6照护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6.1.7翻身后失能人员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6.2协助失能人员床上移动

6.2.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移动前要评估失能人员的肢体活动能力、年龄、体重,有无约束、伤口、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

6.2.2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6.2.3注意失能人员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

6.2.4照护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

6.3协助失能人员轮椅上移动

6.3.1告知失能人员,做好准备。环境整洁宽敞,无障碍物,了解失能人员的身体状况、轮椅使用情况、活动能力、活动时间及注意事项,掌握轮椅的操作。

6.3.2每次坐轮椅的时间不可过长,轮椅的坐垫要舒适。每隔30min,要更换体位,避免臀部长期受压造成压疮。

6.3.3天气适宜,可到户外活动,注意腿部保暖。

6.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6.4.1观察失能人员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减压等。

6.4.2对出现压疮的失能人员,观察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失能人员/家属,再进行压疮治疗。

6.4.3与失能人员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7、安全管理

7.1评估失能人员,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失能人员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

7.2根据评估结果对失能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失能人员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7.3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8、服务质量检查考核

8.1组织健全,有专人负责。

8.2对照护工作质量检查周有重点,月有计划、记录、分析、总结,讲评及时,有奖惩措施。

8.3夜间、节假日由总值值班并记录检查情况。

8.4每半年调查1次失能人员对照护工作的意见,满意率≥95%。

8.5针对每位失能人员对照护工作的反映做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6有照护差错、事故上报登记制度,并定期讲评,有奖惩制度。

/

提供养老管理软件信息化解决方案

来源: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kn.com/wahl/9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