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火锅,更要健康吃火锅
天气渐冷,又到了吃火锅的“旺季”了。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但是随着久煮之后的底料内部,却潜藏着致癌的风险!
吃火锅请控制在2小时内!通过对火锅汤汁中亚硝酸盐等物质进行了检测研究。检测发现,火锅汤底烧煮60分钟、90分钟后,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超过10毫克/千克、15毫克/千克。目前,国家尚未制订火锅汤料中亚硝酸盐限量标准,而针对腌制酱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是不得超过20毫克/千克。亚硝酸盐在烧煮过程中会形成一类公认的致癌物质亚硝胺。
火锅食品中的肉类、鱼类、内脏等高蛋白食品都能在长时间高温烧煮过程中释放胺类物质,胺类中的二级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会形成一类致癌物质———亚硝胺。火锅的高温还会导致蔬菜中的维生素C遭到破坏,而维生素C恰恰具有抑制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除了长时间煮火锅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之外,食品专家还表示,如果吃了未涮熟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食品或者是不熟的螺、鱼、蟹、蛙、蛇等食物,因病源尚未被杀死,就可能患食源性寄生虫病。火锅食用方法不当,还容易因食物过烫引起口腔烫伤。
专家表示,当亚硝酸盐一次摄入体内超过毫克时,可造成人体缺氧,甚至出现急性中毒,严重者可能致癌。按照火锅烧煮90分钟计算,一次性摄入毫克亚硝酸盐,意味着一顿必须吃13公斤以上的汤底,这似乎令人难以想象。专家表示,市民吃火锅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吃火锅时间越长,潜在危险也就越大。
吃火锅很可能诱发这3种病!那么,你知道吃火锅需要注意什么吗?吃法不对,对身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吗?下面三种病很可能因为吃火锅而引起,一定要小心。
口腔癌从热腾腾的火锅中,捞起食物便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还大呼过瘾,大赞“一热当三鲜”。
但是,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而口腔适宜接受的温度在60℃以下,不经冷却就吃,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并加剧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有的人曾经吃完又烫又辣的火锅后,口腔发生“掉皮”,就是黏膜受烫伤后脱落。
口腔黏膜在受损害状态下,被过烫过辣食物反覆刺激,就会增生,呈现出白斑。口腔黏膜白斑比较危险,属于癌前病变,如果白斑出现在三个危险区域(一是口底、舌腹区,即舌头下面和舌边缘区;二是软颚复合体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小舌头”和下牙后方软组织区;三是口角区,即上下嘴唇相交的口腔内侧区),癌变的几率更高,大约超过50%的患者会转化为口腔癌。此外,如果烫伤了食道黏膜,食道癌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胃肠病
有人喜欢鲜脆嫩滑的口感,涮锅时,把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食物并没有熟透。这种吃法不仅会造成消化不良,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还会进入人体,导致疾病。此外,很多火锅的食料是从冰箱内取出的,不一定新鲜,也不利于健康。
由于火锅吃起来热气腾腾,很多人喜欢边吃边喝冷饮或啤酒。这种忽冷忽热的吃法,会刺激胃黏膜,成为造成急性肠胃炎的主因。有便秘或痔疮的久坐一族,吃火锅更要嘴下留情。
火锅的辛辣味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下来就是胃和小肠,严重刺激肠胃壁粘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有可能发生。医生透过胃镜检查这类患者的肠胃系统,发现胃壁表面粘膜可以看到刮伤,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急性胃粘膜糜烂。此类来自麻辣食物的伤害,会出现在大肠内壁,时间久了难保不会演变为恶性肿瘤。
医生建议,在吃火锅前,吃一点淀粉类食物,比如土豆、红薯等。既能控制食量,还可保护肠胃。在涮火锅时,先涮蔬菜,再吃肉类。此外,不要贪图吃鲜嫩,尤其是生肉、生鱼最好熟了再吃。多备两双筷子,一个用于熟食,一个夹生食,以免肉类中的病菌或寄生卵直接进入消化道,引起胃肠道感染。
痛风火锅汤底的种类选择五花八门,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再加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胆固醇飙高等。
一些人认为,只涮清淡的蔬菜就不会导致上述问题,但因为脂肪含量高的汤底,会给下锅的食物“包”上一层油,一餐下来摄取的油量及热量就不容小觑了。
吃火锅3大忌
除了不要喝热汤外,还有3项吃火锅的注意事项,否则很容易因此患病。
1.少吃内脏。虽然动物内脏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随着大量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的使用,动物内脏作为代谢器官,有害物质的残留最多。内脏胆固醇很高,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尽量少摄取。
2.不吃半生。为了所谓味道鲜嫩,有人将肉片、海鲜等涮一下就吃,很多时候筷子夹处或肉片褶皱处仍是生的,里面可能残留有害微生物。未熟透的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吃火锅后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多喝开水以利尿酸的排出,也可以喝牛奶、米粥来保护肠胃。
老来网APP
社保待遇认证真简单,
手机“刷脸”就实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kn.com/wacs/5803.html